欢迎访问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当前时间:2013年4月2日 13:52:33
信息服务
友情链接
境外投资当前位置: 信息服务>>境外投资

塞内加尔农业投资视野分析

2022-10-12 来源:中国投资参考

非盟将2022年设立为“营养年”,旨在加强非洲大陆营养和粮食安全复原力。西非国家塞内加尔作为粮食净进口发展中国家,其在农业领域长期以来都面临农村贫困、粮食安全和发展可持续性等主要挑战。2021年7月,塞内加尔萨勒总统在农机移交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必须革新传统农业方式,发展农业综合企业,注重提高竞争力与包容性,走机械化、可持续、集约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同时通过扩大本土市场,利用国际贸易优势,以增加农村收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图片农业是塞内加尔的基本经济支柱

萨勒总统认为,农业是非洲的脊梁。在《振兴塞内加尔计划(2035)》中,以农业发展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农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近年来,有数据表明,塞内加尔农业粮食产量与畜牧存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见图)。在2019年,塞内加尔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15%,且农业从业人口占比30.1%(世界银行,2022)。事实证明,解决好农业发展问题,才能够使塞内加尔GDP平均增长率维持在每年6-6.5%左右。


农业是塞内加尔发展政策的基本经济支柱,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作用。其中,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比47%,主要经济作物为花生、棉花和芝麻等。2020年花生产量估计接近180万吨,是塞内加尔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谷类作物播种面积占比41%,主要为稻米、小米、玉米、高粱等。稻米作为塞内加尔饮食习惯的主粮,是一种战略性谷物,目前仍然以雨育稻米为主。2020年谷物产量估计为364万吨,稻米和小米占谷物总产量的2/3以上,玉米和高粱紧随其后(见表1)。近年来,由于政府鼓励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具有高附加值的蔬果如洋葱、芒果、西瓜、西红柿等产量也大幅增加。尽管如此,塞内加尔农业由于依赖降雨条件和生产性土地,仍然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畜牧业以饲养牛羊为主(见表2),畜牧业开发主要位于林牧区、花生盆地地区及城市郊区,生产方式包括现代畜牧业、定居畜牧业与粗放型的迁徙畜牧业。其中,乳制品部门在塞内加尔的饮食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为国家提供了数百万就业岗位。塞内加尔西临大西洋,内有密集的水文网络,渔业资源丰富,是为塞内加尔创汇的重要部门,占出口总额的16%。


图片发展面临的挑战

受到新冠疫情与俄乌战争影响,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粮食危机加剧。塞内加尔政府长久以来致力于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维护粮食主权。但塞内加尔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农业和非正规部门为主,且种植业由于依赖降雨条件和土地土壤,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粮食自主仍存挑战。塞内加尔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体现为以下特点:

首先,农业生产数据不足。一方面生产者获取农业信息的机会有限,另一方面农业活动记载水平低。在已存记载中,主要有农产品价格、产量、农业投入品价值及用量等内容,缺乏工时与收入相关数据。农业从业人员的农业信息来源方式主要有面对面交流(60.2%)、广播(27.8%)、电话(7.3%)、电视(4.2%)。及时掌握农业生产信息,如气候变化、种子资源、化肥信息、农机具资料等等,有助于生产者及时调整生产策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增加收益。

其次,能源与技术欠发达。农村能源紧缺且能源结构不合理,主要依靠电能和石油燃料,其次是太阳能与煤炭能源,沼气、风能、水能等绿色能源发展不足。而且,灌溉农业发展不足,主要分布在塞内加尔河口圣路易、马塔姆、坦巴昆达区。灌溉方式主要为地表水灌溉,节水的喷灌、滴灌较少,灌溉系统发展不完善。雨养农业极易受到气候影响。

最后,以家庭生产为主,组织化水平低。农户参与农业组织程度较低,国家平均水平约1/5。在塞内加尔农户开展农业活动常常受困于融资渠道、农机机械设备和土地获取等问题。同时,影响农场运营的还包括产品市场价格、市场限制、自然灾害、运输与基础设施等因素。参与农业组织有助于农户在农业生产中获得信贷、投入品、联合生产并扩大产品市场,农业生产分散的问题亟待解决。


图片重要农业政策回顾

《振兴塞内加尔计划》将农业作为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因而针对农业发展制定了专门的“加快塞内加尔农业发展步伐计划”(Programme d'accélération de la cadence de l'agriculture sénégalaise(PRACAS))。该计划围绕四个优先部门展开,即大米、洋葱、花生和反季果蔬,并制定了量化生产目标。塞内加尔农业产品种类繁多,国内国外市场需求使其农业发展迎来机遇。然而,在财政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该计划着重对以上四个高度战略性产品进行农业投资,旨在满足塞内加尔国内粮食需求,逐步消除粮食依赖,同时促进反季蔬果的出口,增加农业从业人员收入,增加就业岗位。

该计划的实施战略基于以下五个方面:(1) 通过重组种子资本、提供化肥、作物的综合植物检疫保护和农业设备更新使农业生产集约化;(2) 通过建设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利计划来合理开发利用农业发展所需水资源;(3) 开展农业农村研究、培训和咨询;(4) 农产品的开发和营销,农产品收获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储存、加工、包装),修复农村道路;(5) 通过建立基础设施和服务进行质量管理,确保塞内加尔农产品符合目的地市场要求的商业、卫生、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标准。


图片农机具在农业综合企业方向下迎来新发展

由于新冠疫情爆发,防控措施进一步影响了农业生产。因此,为促进农业发展复苏,政府也需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即由农民家庭生产模式转向农业综合企业模式。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在农机移交仪式上表示:“为了发展农业,需要改变旧的行为方式,要将努力方向转向农业综合企业(agrobuinesse),这是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和当地产品出口的唯一途径。” 具体措施是:第一,需要建立完备的灌溉系统,有效利用水资源,降低气候因素影响,保证粮食产量。第二,扩大农业用地,特别是北部的塞内加尔河谷地区和南部的阿南贝盆地地区。第三,推动提升价值链,建立高效的存储系统、农产品加工系统及物流体系。第四,促进生产者和经营者进入市场,搭建本土消费平台。最终实现粮食安全,并使塞内加尔实现农业走上机械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回顾中国与塞内加尔农业合作历史,在农业生产方面,中方派遣农业技术人员组成援塞农业技术组,为当地农民提供水稻技术培训与蔬菜栽培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政府援建阿菲尼亚姆水坝,有效治理了大西洋海水倒灌导致的土地盐碱化问题,保障农业发展所需的水资源;在改善农村地区生活水平上,落实打井供水、智慧农村及“卫星电视万村通”项目,中国与塞内加尔在农业合作方面取得了切实有效的成绩。
新冠疫情以来,中塞农业合作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并迎来了更大的机遇。基于塞内加尔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求与中国的优势,中国公司可在农业机械方面进行投资或在当地建厂。因为,塞内加尔农机行业发展严重滞后,没有成型配套的农机产品,导致播种面积与规模不足,产量无法提高。与此同时,基于塞内加尔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知识水平的需求,在售卖农机具的同时,应做好维修保障,向农民提供机械使用与维修的培训服务。中国企业在塞投资农机产业,一方面可以推进塞内加尔农业机械化发展,增加当地民众就业,发挥农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做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塞内加尔农业发展模式转型,从长远的角度也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践。

上一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国内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
下一篇:新西兰外商投资及并购指南——外商投资(绿地FDI)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数据统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后台管理
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版权所有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查看 技术支持:安徽谦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51-65377563 皖ICP备10013724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2646号

总访问量 35795236      今日访问量 02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