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内加尔农业投资视野分析
非盟将2022年设立为“营养年”,旨在加强非洲大陆营养和粮食安全复原力。西非国家塞内加尔作为粮食净进口发展中国家,其在农业领域长期以来都面临农村贫困、粮食安全和发展可持续性等主要挑战。2021年7月,塞内加尔萨勒总统在农机移交仪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必须革新传统农业方式,发展农业综合企业,注重提高竞争力与包容性,走机械化、可持续、集约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同时通过扩大本土市场,利用国际贸易优势,以增加农村收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是塞内加尔的基本经济支柱
萨勒总统认为,农业是非洲的脊梁。在《振兴塞内加尔计划(2035)》中,以农业发展作为重点,充分发挥农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近年来,有数据表明,塞内加尔农业粮食产量与畜牧存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见图)。在2019年,塞内加尔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15%,且农业从业人口占比30.1%(世界银行,2022)。事实证明,解决好农业发展问题,才能够使塞内加尔GDP平均增长率维持在每年6-6.5%左右。
农业是塞内加尔发展政策的基本经济支柱,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作用。其中,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比47%,主要经济作物为花生、棉花和芝麻等。2020年花生产量估计接近180万吨,是塞内加尔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谷类作物播种面积占比41%,主要为稻米、小米、玉米、高粱等。稻米作为塞内加尔饮食习惯的主粮,是一种战略性谷物,目前仍然以雨育稻米为主。2020年谷物产量估计为364万吨,稻米和小米占谷物总产量的2/3以上,玉米和高粱紧随其后(见表1)。近年来,由于政府鼓励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具有高附加值的蔬果如洋葱、芒果、西瓜、西红柿等产量也大幅增加。尽管如此,塞内加尔农业由于依赖降雨条件和生产性土地,仍然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畜牧业以饲养牛羊为主(见表2),畜牧业开发主要位于林牧区、花生盆地地区及城市郊区,生产方式包括现代畜牧业、定居畜牧业与粗放型的迁徙畜牧业。其中,乳制品部门在塞内加尔的饮食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为国家提供了数百万就业岗位。塞内加尔西临大西洋,内有密集的水文网络,渔业资源丰富,是为塞内加尔创汇的重要部门,占出口总额的16%。
受到新冠疫情与俄乌战争影响,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粮食危机加剧。塞内加尔政府长久以来致力于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维护粮食主权。但塞内加尔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农业和非正规部门为主,且种植业由于依赖降雨条件和土地土壤,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粮食自主仍存挑战。塞内加尔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体现为以下特点:
首先,农业生产数据不足。一方面生产者获取农业信息的机会有限,另一方面农业活动记载水平低。在已存记载中,主要有农产品价格、产量、农业投入品价值及用量等内容,缺乏工时与收入相关数据。农业从业人员的农业信息来源方式主要有面对面交流(60.2%)、广播(27.8%)、电话(7.3%)、电视(4.2%)。及时掌握农业生产信息,如气候变化、种子资源、化肥信息、农机具资料等等,有助于生产者及时调整生产策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增加收益。
其次,能源与技术欠发达。农村能源紧缺且能源结构不合理,主要依靠电能和石油燃料,其次是太阳能与煤炭能源,沼气、风能、水能等绿色能源发展不足。而且,灌溉农业发展不足,主要分布在塞内加尔河口圣路易、马塔姆、坦巴昆达区。灌溉方式主要为地表水灌溉,节水的喷灌、滴灌较少,灌溉系统发展不完善。雨养农业极易受到气候影响。
《振兴塞内加尔计划》将农业作为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因而针对农业发展制定了专门的“加快塞内加尔农业发展步伐计划”(Programme d'accélération de la cadence de l'agriculture sénégalaise(PRACAS))。该计划围绕四个优先部门展开,即大米、洋葱、花生和反季果蔬,并制定了量化生产目标。塞内加尔农业产品种类繁多,国内国外市场需求使其农业发展迎来机遇。然而,在财政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该计划着重对以上四个高度战略性产品进行农业投资,旨在满足塞内加尔国内粮食需求,逐步消除粮食依赖,同时促进反季蔬果的出口,增加农业从业人员收入,增加就业岗位。
发展面临的挑战
重要农业政策回顾
农机具在农业综合企业方向下迎来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