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伊关系缓和,对中东地区国际工程市场有哪些重大影响?
重大事件,理性看待
和平与安全。三国均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发展安全是核心关切
对于中国而言,在能源、贸易、海外资产等方面,中企在海湾地区和中东地区的利益不断增加,通过协调两国事务创造安全发展环境,有利于保障中国在该地区的海外利益。
对于沙特而言,将获取中国对于保障其国内持续稳定发展的承诺。
政治保障不限于支持沙特加入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组织等国际组织,提升中沙高委会级别和合作水平(已提级)等;军事安全方面的保障承诺不限于向沙特出售更多先进武器及系统,支持发展沙特军工产业等;经济方面的承诺不限于更加积极参与沙特欢迎中国投资领域,向沙特开放中国国内市场领域(新能源、氢能、石化等)。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中国与沙特、伊朗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国开始深度介入中东事务,将在地区环境、国际关系等方面引起一系列变化,对中企同时存在机遇与挑战。
在一定时期内,该事件及影响有望为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尤其是海湾地区的投资经营活动创造更为和平的发展环境,提供更多信心支持。即使沙伊在落实各自承诺过程中出现反复现象,也已表明中国已有协调解决两国分歧的能力、实力。
从整个中东地区来看,若后续沙伊关系恢复取得良好效果,将为中东地区其他分歧、冲突的解决(巴以冲突、两伊分歧、也门问题等)提供不同以往的“中国路径”。中国“以政治协调和对话”解决安全问题的方式,将进一步促进中东区域安全与发展,对保障中企在中东地区的投资经营活动起到良好作用。
斡旋沙伊问题,需要中国更多发展承诺。中国斡旋伊朗与沙特达成协议,两国势必将换取中国在各领域的更多支持。中国善于和乐于提供帮助的方面,也是沙伊两国需要的,即稳定本国发展环境(已获取)和发展本国经济。除前述政治、军事和安全承诺外,经济发展承诺是实现发展安全的关键部分。
在中国与沙特近期达成的合作中,沙特欢迎中国合作的事项(沙方欢迎投资领域、一致同意合作领域)或成为中国重点支持中企参与合作领域。同时,中国或加快向沙特开放中国部分市场领域(如新能源、氢能、石化等),沙特将通过加大对中国投资力度,深度绑定两国经济关系。
发展安全的中国保障
中国经略中东事务的开端
中企在中东,更多机遇与挑战
部分潜在投资风险消除
中企投资合作领域增加
在中国承诺与沙伊需要契合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将增加对中企在两国参与投资经营活动的政策支持,以此推动两国和解进程。
在支持形式上,包括不限于提升原有政府间合作机制,推动沙伊两国融入中国主导参与的新型国际合作机制(如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组织)等,甚至在未来或将建立三国协调发展机制(如能源、矿产、贸易、金融等)。
在政策类别上,包括不限于资金支持(优惠贷款支持),税收优惠(已有),自由区投资合作等。
在沙特和伊朗政府方面,伊朗政府将展现出更加积极的合作姿态,给予更多领域的中国企业在伊投资和对伊合作的优惠政策。沙特则更倾向于建立更为有利于本国发展的投资环境,邀请中国企业参与本国商业竞争,与西方企业同台竞技,沙特优中选优进行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中国发展合作机制保障下,以及沙特和伊朗两国政府的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伊朗、沙特两国的投资合作竞争力有望得到有效提升。
该协议的达成,在实质性改善沙伊关系方面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同时,由于域内外大国(主要为美、以)在该地区事务上核心利益与本次协议存在冲突,在部分情况下可能导致新的安全问题。因此,中企在该区域,尤其是伊朗,投资经营活动或受到以下三方面的挑战:
伊朗仍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投资伊朗或面临制裁连带风险。短期内,不排除美国从加强与中伊对抗和惩罚沙特的角度出发,加强对伊制裁的可能性。伊朗面临制裁的情况下,除特殊领域外,其他领域合作将持续受到制裁影响而无法展开。
制裁持续或增加,对中伊合作和沙伊合作企业,仍将造成持续负面影响。
沙伊恢复和解进程开启,对美国通过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和解施压伊朗的中东政策走向背道而驰。一方面,这一和解进程或将受到美、以直接强势打压和干预;另一方面,在沙特外交政策独立趋势明显,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背景下,不排除沙特通过缓和与伊朗关系向美国谋求更多利益交换的可能。若如此,中国经略沙伊事务将面临更多挑战,中企业务或随之受到影响。
伊朗仍受到严厉制裁,沙伊关系因受内外影响仍存变数,中国企业在两国,尤其是伊朗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市场机遇判断风险。投资领域选定、合作关系确立、是否长期深耕等决策,将持续受到来自地缘政治变局的重大影响。
政府支持增加
合作竞争力增强
投资环境尚未真正转变
外部干预风险增加
市场机遇判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