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当前时间:2013年4月2日 13:52:33
信息服务
友情链接
对外承包工程当前位置: 信息服务>>对外承包工程

中国高铁走出去赚吆喝也要赚钱

2015-10-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很少有一个行业能够像高铁这样众所瞩目,在中国国家领导人的每一次重要出访中,它几乎都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也很少有一个行业像高铁一样,走出去的过程如此艰难,不但经历了像墨西哥高铁这种先中标又被取消中标结果的黑天鹅事件,而且伴随着巨大的争议,许多国人认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是赔本赚吆喝。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中国高铁走出去不但能赚吆喝,而且还能赚取丰厚的利润。

     一、中国高铁走出去呈现良好的态势内容尽管面对日本、法国、德国等高铁大国的激烈竞争,中国高铁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呈现出了非常好的发展态势。

    10月16日,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成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度尼西亚维卡公司牵头的印尼国企联合体签署协议,中国高铁走出去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虽然此前中国中标过土耳其高铁等项目,但那些都是部分参与,印尼高铁项目是中国高铁一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将全面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装备。

    除了正式签约的印尼高铁项目外,已进行多轮谈判的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传出新消息,媒体报道10月28日至29日,中泰铁路合作联合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将在曼谷举行双方将签署两国政府间铁路合作框架协议。按中国驻泰国大使宁赋魁的说法,协议签署后,双方将抓紧实现年内开工建设的目标。

     此外,中国高铁中标的项目还包括俄罗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设计、印度新德里至孟买高铁项目可行性研究、美国洛杉矶至拉斯维加斯高铁合资建设经营等。

    正在跟踪的项目也不少,包括英国的2号高速铁路项目、美国加州高铁项目、马来西亚至新加坡高速铁路项目等。

    总之,由于中国高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所以走出去呈现出全面爆发的态势。

    毫无疑问,高速铁路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已经成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代表,使中国摆脱了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尴尬,为中国制造业赢得了巨大声誉,赚了吆喝,但是是否赔了钱呢?

     二、全球高铁市场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内容具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高铁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世界高铁的建设速度将加快,新增里程将达到一万公里,如果按照每公里3亿元的造价计算,海外高铁基建市场的价值约为3万亿元。

      这还仅仅是高速铁路项目,事实上从事高速铁路产业的中国企业往往都是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并举,不但承揽高速铁路项目而且承揽包括快速铁路、普速铁路、城市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整个市场规模是高速铁路市场的数倍。

     根据德国咨询机构SCI最新统计显示,仅仅是轨道交通装备市场(主要是车辆不包括建设运营)2015年一年的市场规模就超过1万亿元。

     庞大的轨道交通市场为中国高铁企业提供了巨大的经营空间。

     三、高铁走出去项目拥有良好的盈利空间内容尽管中国轨道交通走出去出现过,如沙特阿拉伯轻轨等亏损的项目,但是多数项目都拥有良好的盈利空间。

    以刚刚签订的印度尼西亚高铁项目为例,项目全长150公里,中方报价75万亿印尼盾(约合375亿元人民币),其中60%投资来自印尼,40%投资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工商银行提供贷款,利率2%。与此相对比,尽管日方报价比中方高出约10%,但是日方承诺提供75%的资金,日本银行提供利率低至0.1%的低息贷款。

     以中方的报价来计算,印尼高铁每公里造价约2.5亿元人民币,应该说这个报价拥有良好的盈利预期。

    以国内高速铁路为例,武广高铁每公里造价约为1.1亿元人民币、京沪高铁造价约为每公里1.6亿元人民币,即便国内造价最高的京沈高铁每公里也只有1.78亿元人民币。

    这里有一个重要前提,武广高铁、京沪高铁、京沈高铁都是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造价要比时速250公里的高铁高40%以上。

    印尼高铁设计时速只有250公里,报价已经达到2.5亿元人民币,即便考虑到域外施工的一些困难因素,预计该项目仍旧拥有良好的盈利空间。

   高速铁路产业链长,带动作用明显,如为中国中车旗下四方股份公司一家配套的企业就达到600多家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区,中国高铁走出去不但能够让直接参与的企业赚钱,还能带动整个产业链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利润总额大幅攀升。

    综上所述,中国高铁走出去不但赢得良好的品牌效应、能够“赚吆喝”、增值无形资产,而且也能够赚取丰厚的利润,不但赢了面子,也能赢得“里子”。

上一篇:中国建材国际工程签订百亿英国合同
下一篇: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有目标、有手段、有战略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数据统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后台管理
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版权所有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查看 技术支持:安徽谦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51-65377563 皖ICP备10013724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2646号

总访问量 30730399      今日访问量 00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