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当前时间:2013年4月2日 13:52:33
信息服务
友情链接
对外承包工程当前位置: 信息服务>>对外承包工程

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有目标、有手段、有战略

2015-11-09 来源:财经网
    “国际化是一个目标:中信重工应该是一个融入全球、具有浓郁国际化氛围的国际化公司。国际化是一种手段: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合作中提升企业的国际化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在跨国经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国际化更是一项战略:企业的国际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发展战略;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条必走之路。”,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俞章法11月7日在丝路论坛上表示。

俞章法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既是国家战略,也关乎企业自身生死存亡,如何借“一带一路”走好国际化之路,四个关键词:自信、抱团、责任、中国标准。

    谈到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有很多难题待破解。俞章法建议:

    1、进一步深化“走出去”管理体制改革,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为投资主体提供有效支持。

    2、在走出去面临难得机遇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对外投资方面的服务职能,建议整合资源,建立以国家有关部委和我驻外使领馆为平台,且联动地方的国家级境外投资综合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信息服务,加强海外投资指导和风险警示,引导企业根据自身竞争优势和市场需求做好海外投资。

    3、通过立法进一步规范竞争秩序,加大对不公平竞争行为的惩处力度,为企业合作走出去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4、标准走出去需要政府的支持,可通过对外援助项目、贷款附加条件、对外承包工程等方式把中国技术标准带出去;对成功采用中国标准走出去、获取海外项目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

    5、建议成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拉动国产装备出口的境外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

    以下为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章法发言实录:

    “一带一路”:企业的国际化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得风气之先的中国企业应把握机遇,顺应出口贸易与对外投资关系的发展趋势,走出去拓展发展新空间,打造增长新动力,推动国家战略实施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中信重工国际化的实践和体会

    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型装备企业”愿景的引领下,中信重工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高标准布局全球化

    中信重工先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7个海外公司和1个办事处,在海外建立了一个以行业知名国际专家为核心的高端人才团队,培养了一支熟悉国际市场的超过300人的专业人才队伍,并与全球知名的国际矿业巨头、水泥集团和国内前十的大型矿业、钢铁、建材、煤炭巨头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构建了全球化研发、营销、生产、服务四大功能的国际化布局,形成了成套、主机、备件、服务四大全球化服务领域,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0%。

没有“标准话语权”是制约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瓶颈。作为矿山重型装备的龙头企业,中信重工通过持续高投入搭建平台、健全机制,全面贯彻国际化标准。目前,中信重工有11种主导产品取得了国际标准,拥有36项高端矿山重型装备的核心技术、11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产品。

     2、致力“一带一路”高端市场竞争

    中信重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产品和服务呈放射状抵达欧美亚非及大洋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中信重工为蒙古国最大铜矿额尔登特铜矿扩产项目提供的关键核心设备已全面投产并连续运行,受到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的高度赞扬。为瑞典LKAB公司生产的规格最大的半移动式破碎站,完全采用欧洲标准设计,全面贯彻瑞典的安全标准,已顺利运行,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线的地中海沿岸国家,中信重工全资收购西班牙甘达拉森萨公司,构建海外核心制造基地,成为中信重工面向欧洲、非洲、中东等国际市场的海外核心制造基地。

    在西亚——波斯湾沿线,中信重工的大型矿山装备已成为伊朗铁矿等大型金矿、铁矿建设项目的首选产品。

    在丝绸之路南线,中国——东南亚——南亚——印度洋沿线,中信重工凭借核心制造与成套服务的综合竞争优势,在矿山、水泥、冶金领域主机、成套、备件市场取得显著业绩。柬埔寨、缅甸、印尼等国总包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成功点火。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国一批大型高端矿山装备已全面投入运行。泰国、老挝两个长期备件服务基地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沿着向南的“中国沿海—南海—南太平洋”方向,中信重工把自己的优势品牌矿山装备辐射到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独家买断澳大利亚SMCC100%知识产品,成为全球先进选矿工艺技术的拥有者。自主设计制造、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6组世界最大自磨机、球磨机组成功交付SINO铁矿,在国际矿业市场产生良好示范效应。

     3、合作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

    独行快,众行远。2015年7月31日,中信重工举行《践行“一带一路”、实现合作共赢》新闻发布会,与国内外高端客户签订6大合作项目,与15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共同致力于国内先进技术装备走出去达成共识。

中信重工将充分利用在走出去过程中积累的资源,为合作者海外投资、项目建设、长期运行提供包括项目信息、政策咨询、人文咨询、法律咨询、当地情况调查、投融资建议等各种信息服务。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国客户走出去提供优质的工艺、产品和技术服务,在海外矿山、水泥、钢铁、煤炭、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拓展合作。

    依托公司大客户服务、用户服务和备件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及互联网思维,为客户提供包括安装、调试、运行、备件、改造升级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一体化技术服务,支持客户海外项目运行,打造中信重工制造业服务业。

    依托中信集团的强大后盾,结合中信重工核心制造+成套服务的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包括国内买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信托等多种融资服务的金融服务,为中国装备走出去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在求索国际化的道路上,我们逐渐清晰,国际化是一个目标:中信重工应该是一个融入全球、具有浓郁国际化氛围的国际化公司。国际化是一种手段: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合作中提升企业的国际化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在跨国经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国际化更是一项战略:企业的国际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发展战略;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条必走之路。

    中国企业走出去,既是国家战略,也关乎企业自身生死存亡,如何借“一带一路”走好国际化之路,我们体会最深的几个关键词是:

    1、自信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区域自贸战略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铁等行业,以自主创新、快速超越的技术实力为支撑,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并在走出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具备了加速走出去的能力。也许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激烈的竞争预示着这将是一条不平凡不平坦之路。我们坚信,借助我们的优势实力,加上我们的过硬品质和坚定的信念,中国制造这张名片一定会越来越响亮。

    2、抱团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应主动引领国内企业抱团合作,争取以技术与标准为手段带动更多企业参与相关投资于优势产能输出。要与金融相结合,采取和主权采取基金合作、买方信贷、融资租赁等方式,互信配合走出去。

   3、责任

   国际化战略导向决定了我们不是赚一把钱就走,要遵循国际规则,遵守国内外法律,增加与东道国的利益交汇点,帮助当地承接技术转移,扩大出口,增加就业,让合作项目惠及当地民生,真正实现中外双方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4、中国标准

    进入海外市场,装备不仅要在质量、技术、价格等方面谋取竞争优势,还要符合当地生产运营的一系列标准,与上下游环节相衔接。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制定自己国家标准的能力和条件,而是采用西方工业标准。为了中国装备走出去,我们要进行欧标认证,贯彻国际标准和国际规范,同时要高度重视标准的制定,让中国标准国际化,以中国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服务、装备和技术走出去。

    二、几点建议

    践行“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有很多难题待破解:

    国家战略意图和企业投资回报如何兼顾?

   不同社会、经济、法律、人文背景下投资者利益如何保护?

   在欠发达地区货币市场不开放如何收回投资?

    有些项目换自由,资源如何变现?

    融资需求如何筹措,风险如何规避?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需要考虑和评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从企业角度,对政府有几点建议:

    1、进一步深化“走出去”管理体制改革,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为投资主体提供有效支持。

    2、在走出去面临难得机遇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对外投资方面的服务职能,建议整合资源,建立以国家有关部委和我驻外使领馆为平台,且联动地方的国家级境外投资综合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信息服务,加强海外投资指导和风险警示,引导企业根据自身竞争优势和市场需求做好海外投资。

    3、通过立法进一步规范竞争秩序,加大对不公平竞争行为的惩处力度,为企业合作走出去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4、标准走出去需要政府的支持,可通过对外援助项目、贷款附加条件、对外承包工程等方式把中国技术标准带出去;对成功采用中国标准走出去、获取海外项目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

    5、建议成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拉动国产装备出口的境外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

上一篇:中国高铁走出去赚吆喝也要赚钱
下一篇:专家:中国高铁走出去不能光打低价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数据统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后台管理
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版权所有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查看 技术支持:安徽谦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51-65377563 皖ICP备10013724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2646号

总访问量 30733530      今日访问量 0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