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当前时间:2013年4月2日 13:52:33
信息服务
友情链接
信息交流当前位置: 信息服务>>信息交流

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要学会“舍得”

2014-09-01 来源:光明日报
     在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签署了“理解中国”丛书英文版权输出协议。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套“理解中国”丛书并非介绍中国文化的普及读本,而是旨在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的基本内涵,汇集了社会学家李培林的《中国社会巨变和治理》、经济学家蔡昉的《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等一批国内知名学者的学术专著。

  “曾有西方学者讲,太极拳、京剧、书法虽然迷人,但并不能吸引大多数西方人,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今天的中国,中国的电影、音乐、经济发展,简言之,是当代中国文化。”“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组”资深专家静瑞彬认为,国际社会更趋向于了解当代中国,因此研究当代中国的学术成果应成为对外传播的重点。

  静瑞彬说,中国发展对世界的意义等问题,受到当今世界的关注。近些年来,为了传播中国的发展经验,中国的出版机构在搭建对外传播渠道方面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今后应加强与境外出版机构、传播渠道的合作,拓展学术出版走出去的渠道,把中国优秀的学术成果有效推广出去。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孙有中看来,推动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除了传播渠道的拓展,还需要中国的学者对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熟悉。“如果对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学术背景、学术传统没有深切的理解,学术对话是很难展开的。即便把我们的学术话语翻译过去,对方也不一定能听懂,还可能加深误解。”孙有中认为,中国学者只有主动了解西方的学术话语体系,在创建自己的学术理论时才能容易为对方所接受,才能真正产生世界级的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对此感触颇深:“人们往往是通过已知的东西来理解一个新的、未知的东西。国外有国外的概念、思维方式、话语体系。我们在对外传播的时候,应该有一个胸怀——就是放弃掉一些东西,要‘舍得’,有‘舍’才有‘得’。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让外国的朋友们全面了解我们,有部分的,或者说是一些核心的概念、理论让外国人了解就够了。这就是一个次优的方案,次优的方案也是可取的。”

上一篇:内地深化旅游改革 支持企业走出去
下一篇:中国企业跨国发展如何走出去 听听金融“大佬”怎么说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数据统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后台管理
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版权所有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查看 技术支持:安徽谦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51-65377563 皖ICP备10013724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2646号

总访问量 25476980      今日访问量 021182